rocksdb的blockcache的一些优化点
引子
记一些突然间的想法,防止后续忘了,以下是正文。
blockcahe的问题
rocksdb的blockcache目前遇到的,主要有:
- 官方实现中没有回收机制.
因为线上存在一些slave实例,默认不对外提供服务(有些集群允许slave读),某些节点从主切为从之后,blockcache会一直占用。 这就造成了线上机器的内存资源可能在被slave占用,但又不提供服务,造成内存浪费,亟需资源的master有时却没有足够的内存使用。 据统计,在日常内存水位报警较多的机器上,slave持有了近20%-30%的内存用量。
- 官方实现在5.7之前blockcache的用量统计是不准确的,没有把handler计入。
这个问题就造成了内存时常用超的问题,比如配置了10GBblockcache,但最终发现该进程的内存使用达到15GB甚至20GB。
对于以上两点,我们做过一些尝试:1. 计算内存更准确一些。2.定期回收blockcache中lru链表表尾部分的一些元素。这也是很多其他厂的方案。
- 再进一步,blockcache在我们的使用场景下也会存index和filter,也就是开启所谓的
cache_index_and_filter_blocks
选项. 由于 blockcache是sharding的,每个shard由一个锁来保护,为了降低锁竞争的概率,一种做法就是加大shard数。但在总大小确定的情况下, shard数越大,每个shard的可允许用量越小,对于block较大的场景下(较大的sstable的index块和filter块),每个shard可承载的block数很小。 造成换入换出严重。极端场景下,blockcache将无法cache超大index块,导致的现象就是进程内存持续地没有吃上来,但端到端耗时达到百毫秒级别。
对于上述这点,官方有个尝试,就是所谓的partition metadata方案[1],这个方案希望把sst内的大的index块和filter块拆分为小块。 附1:partition-metadata 附2:sstable的格式(默认)
<beginning_of_file>
[data block 1]
[data block 2]
...
[data block N]
[meta block 1: filter block] (see section: "filter" Meta Block)
[meta block 2: index block]
[meta block 3: compression dictionary block] (see section: "compression dictionary" Meta Block)
[meta block 4: range deletion block] (see section: "range deletion" Meta Block)
[meta block 5: stats block] (see section: "properties" Meta Block)
...
[meta block K: future extended block] (we may add more meta blocks in the future)
[metaindex block]
[Footer] (fixed size; starts at file_size - sizeof(Footer))
<end_of_file>
可以看到sst的index block和filter block只有1个,通过sst_dump可以查看sst的index和filterblock的大小,我们可以发现当sst大小为256MB或512MB时,这两个块大小可能达到30-50MB的级别,如果shard数 设置太大,导致单shard小于这个大小,就会有问题。
另外这个问题也可通过控制sst的大小来解决:target_file_size_base = xxx(如64MB),target_file_size_multiplier=xxx(如1)。
- 再再再进一步,因为lsm都是异地更新的,生成的sst都是只读的,一旦compact完成,compact的源sst就属于废弃版本了,但这些sst的block可能还留存在blockcahce里。可能造成一些资源浪费。
这个问题可以通过compact后新生成的sst预取到blockcache中来解决,但又有个问题就是如果任意的sst都预取也不太好,因为你不知道新生成的sst哪些是可能在将来会被读到的。上层业务完全可能是只写(或大量写)业务, 少量读,对于这种业务,用这个预取策略又可能造成blockcahe被填满,但其实业务并不需要读(解决办法比较粗暴的就是设置小一点的blockcache)。
总结一下第4个问题,我们需要:1. compact后的stale block稍快速点地被逐出。 2.compact后的新block按需加载到blockcache中。这两点做起来其实不难,其中第2点在x-engine的paper里似乎有提到。
附3.1:Varint64编码
每个byte的第1个bit用于标识是否结束(1-还没结束, 0-结束)。后续7个bit为payload。
对于小一点的数字,可以节省bytes数。但对于大的数字则需要更多bytes数存储,例如full 64bit的数据需要10Bytes。
附3.2:cachekey长什么样子?
基于rocksdb-v6.15:*PosixHelper::GetUniqueIdFromFile*/*BlockBasedTable::GetCacheKey*
1个block的cachekey分2部分,第一部分是prefix(长度为3*max-len-of-varint64+1),第二部分是该block在sst内的偏移
1. 在posix-env下,prefix编码如下:
rid = EncodeVarint64(rid, buf.st_dev); // 所在sst文件的st_dev
rid = EncodeVarint64(rid, buf.st_ino); // 所在sst文件的st_ino
rid = EncodeVarint64(rid, uversion); // 所在sst文件的inode版本号,通过*ioctl FS_IOC_GETVERSION*获取
2. 接着再追加添加一个varint64
EncodeVarint64(cache_key + cache_key_prefix_size, handle.offset())
基于附3.2,我们可以有办法得知compact相关的stale block和generated block是否在blockcache中。当然这样直接去请求blockcahe会增加一些锁开销的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。后招天马行空,就先不讨论了。
总结
blockcache存在的一些问题:
- blockcache没有回收
- blockcache用量统计不准确
- blockcache的sharding方案对于大block不友好
- compact的源SST的block可能还残留在blockcache中(只会在blockcache满了之后lazy地被逐出),但同时新生成的sst的block又不会「智能地」预取到blockcache中,造成资源浪费.